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
猴頭菇,是傳統的名貴菜肴,肉嫩、味香、鮮美可口,是四大名菜(猴頭、熊掌、海參、魚翅)之一,有“山珍猴頭、海味魚翅”之稱。
長期以來,人們把猴頭菇與燕窩相提并論。猴頭菇有很好的滋補作用,能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神經衰弱等疾病,民間有“多食猴頭,返老還童”之說。
這種齒菌科的菌類,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,長約1~3厘米,它的子實體圓而厚,新鮮時白色,干后由淺黃至淺褐色,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,上部膨大,直徑3.5~10厘米,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,故稱“猴頭菇”;又像刺猬,故又有“刺猬菌”之稱。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,菌肉鮮嫩,香醇可口,有“素中葷”之稱。
中醫認為,猴頭菇性平味甘,有利五臟、助消化、滋補身體等功效。20世紀70年代以來,現代醫學陸續證明猴頭菌有良好的藥用價值,臨床應用表明,猴頭菇可、胃潰瘍、胃竇炎、胃痛、胃脹及神經衰弱等疾病。如果是輕度神經衰弱患者,食用猴頭菇不失為較好的輔助。
在臨床應用上面,采用猴頭菇進行,對于輕度或是重度神經衰弱均可取得較為顯著理想的療效。另外,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,如晚飯后多散步,平常多運動等等,這些對于癥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。
猴頭菇的營養功效
在菌類蔬菜里面,是比較少見的一種,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,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。猴頭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,具有營養與藥用的結合。
猴頭菌的營養成分很高,干品中每百克含蛋白質26.3克,是香菇的二倍。它含有氨基酸多達17種,其中人體所需的占8種。每百克猴頭含脂肪4.2克,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、低脂肪食品,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。
猴頭菇有增進食欲,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,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,提升白細胞等作用。故可以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能力。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,對神經衰弱、消化道潰瘍有良好療效。在篩選中,發現其對皮膚、肌肉癌腫有明顯功效。 所以常吃猴頭菇,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,有病可以其疾病的作用。
猴頭菇的功效作用
猴頭菇性平、味甘。利五臟,助消化;具有健胃,補虛,,益腎精之功效;主治食少便溏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淺表性胃炎、神經衰弱、食道癌、胃癌、眩暈、陽痿等病癥。并對腸癌有輔助作用。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,有滋補強身的作用。
1、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、低脂肪、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。
2、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的功能,可延緩衰老。
3、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,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,調節血脂,利于血液循環,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。
4、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,能助消化,對胃炎、胃癌、食道癌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。
5、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、多肽類及脂肪物質,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,從而預防和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。
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、漲發、漂洗和烹制4個階段,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。另外霉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,以防中毒。